赛事咨询
竞赛介绍 报名及作品提交 赛事说明 其他相关
竞赛背景

虚拟现实一直是推动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方向,AI驱动的虚拟交互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娱乐、工业等领域,重塑人机协作模式。为响应这一趋势,南京市科协联合雨花台区科普产业民营企业联合科协,连续六年举办虚拟现实创新应用相关竞赛,搭建科技创新与技术实践成果的展示舞台,推动南京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宽本地高校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第六届虚拟现实AI智能体交互内容创新国际竞赛主题为“无界AI    交互创新”,旨在汇聚全球最新AI技术的创新力量,探索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本届竞赛延续国际化特色,面向全球青少年、高校师生、科技企业及开发者开放,鼓励跨学科、跨地域合作,同时促进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为AI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竞赛目的
  • 1.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参赛者运用AI智能体交互技术,结合VR/AR工具,开发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2.拓展应用场景: 探索智能交互在教育培训、企业服务、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 3.促进全球合作: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南京与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科技人才的互动,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
  • 4.培育未来人才: 发掘优秀团队与个人,提供展示与成长机会,助力科技人才在元宇宙与AI交互领域的职业发展。
大赛日程

为增强虚拟现实领域人才培养,本届大赛组委会在赛前为参赛队伍提供宣传讲座和免费技术培训,比赛流程为提交报名表、提交作品,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获奖作品拟在南京科技馆进行展览,具体日程如下:

  • (一) 启动时间:2025年5月22日
  • (二)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8日
  • (三) 提交作品截止时间:2025年10月31日
  • (四) 初赛及决赛时间(暂定,如无变更,不再另行通知)
    初赛时间:2025年11月10日
    决赛时间:2025年11月28日
竞赛启动 2025年5月22日
报名截止 2025年10月8日
提交作品截止 2025年10月31日
初赛 2025年11月10日
决赛 2025年11月28日
竞赛报名及作品提交

本次大赛设立专门的网络比赛平台(https://www.inibiru.com/kexie/), 作为组委会官方及时宣传比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大赛宣传、报名通道、 报名表等大赛附件文档下载、介绍投稿作品以及公示获奖作品等。

大赛参赛报名
(可扫描二维码报名)
参赛作品要求
1.策划PPT

参赛作品需提交PPT格式的说明文档,内容应包含基本信息(中英文双语呈现), 包括学校名称、团队成员姓名作品名称;设计理念说明,包括作品介绍、 设计目的、定位、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等(文档要求图文并茂,文字说明简洁清晰)。

2.工程文件
  • (1) 交互作品要求提交高保真文件和可交互的demo
  • (2) 通过NPT、APK 等源文件格式的可执行工程文件
  • (3) H5 链接/H5 二维码方式提交(如有)
  • (4) 融合AIGC+Nibiru Creator等工具使用内容
3.视频展示
  • (1) 视频成品为MP4 格式
  • (2) 清晰度要求:1080P(1920*1080),2分钟
4.作品提交

作品提交指定邮箱地址:1125296479@qq.com (可直接发送作品相关材料, 如作品过大,可上传到云盘,提供云盘链接及提取码即可)
(邮件名:第六届虚拟现实国际竞赛-参赛院校/单位-参赛团队-作品名称)

参赛对象
(一)院校学生:
境内外中小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在校生、毕业生。
(二)青年爱好者:
对AI、XR技术以及元宇宙感兴趣的青年爱好者。
(三)企业/工作室:
有内容制作能力的企业以及工作室,包含专业的内容制作公司以及公司内部内容支持部门。
大赛规模
200组
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
1、作品基本要求:
提交参赛作品不限制特定主题方向,要求主题明确、内容新颖,并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鼓励展现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要求使用可商用素材)。
2、作品说明细则:
主题明确:
参赛作品的脚本设计、素材处理、场景设计及交互逻辑设计等,都应紧贴作品主题。
内容设计:
参赛团队需自行负责作品制作工具,各场景内的交互设计都须贴合主题,鼓励呈现方式上的创新。
场景示例:
作品场景示例包括AI、智能体、微课课件、互动书籍、培训课件、营销和产品展示、企业宣传等。
模板作品:
参赛者除提交主参赛作品外,还可额外提供原创设计模板,模板需具备统一化及标准化的母版格式。
创作工具
Unity、Unreal、Nibiru Creator等三维开发工具。
评分标准
行业的普及性、实用性及应用前景 AI、智能体、交互、结构逻辑合理性 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分值:50%
交互界面美术设计 应用场景创意设计 视觉效果、美观度
分值:25%
方案的逻辑性 答辩现场问题的回答表现 现场答辩时长控制
分值:25%
1.创新性:
作品内容积极生动,创意独特别出心裁,内容呈现完整
2.设计性:
作品设计感强,具有优秀的视觉呈现效果
3.应用性:
作品具有可延伸性,应用性强
4.交互性:
参赛作品具有优秀的交互操作体验感
评审标准
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不得作为初赛及决赛评委,参赛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
(一)评审原则
形式检查:
大赛执行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
专家评审:
由大赛组委会聘请专家,对有效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结果公示:
根据前述作品终评结果,确定参加获奖的作品名单,在网站上公示,并通知参赛院校及企业。
(二)决赛评分标准
入围决赛的30强团队将进行现场答辩,根据数字化内容、形式与美感及现场答辩综合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三)其他奖项
根据作品评审,由大赛组委会聘请专家评选出30个优秀奖,及20名优秀指导老师奖。
奖项设置
获奖分组 奖 项 数量(队/名)
院校、企业赛道(20队/名) 一等奖 2
二等奖 3
三等奖 5
优秀奖 10
中小学赛道(教师组)(20队/名) 一等奖 2
二等奖 3
三等奖 5
优秀奖 10
中小学赛道(学生组)(20队/名) 一等奖 2
二等奖 3
三等奖 5
优秀奖 10
指导奖(20+名) 优秀指导教师奖 20+
评审步骤
初 赛

由赛事评委根据作品的原创情况、创作规范要求、呈现完整度等规则,结合上述评选标准进行第一轮评审,按照顺序选取优质作品进入晋级赛。

决 赛

由赛事评委根据作品的原创情况、创作规范要求、呈现完整度等规则,结合上述评选标准进行第一轮评审,按照顺序选取优质作品进入晋级赛。

其他荣誉
(一)作品展示宣传

1.全球舞台:
参赛者的作品将在国际范围内展示,其他参赛者和专业人士,都将有机会欣赏到这些杰出作品。
2.行业认可:
竞赛组织单位的活动会吸引业内顶尖的专家、学者和决策者。获奖作品有机会在相关活动中展示。
3.媒体曝光:
竞赛组织单位会借助各种渠道宣传,获奖作品将成为这些宣传活动的核心,作品在各种媒体上获得曝光,增加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合作机会:
展示参赛者的作品会引起其他组织、企业或个人的兴趣,会导致合作机会的产生。
5.自我推广:
参赛者可以将获奖作品作为自我推广的杠杆。可以在个人简历、作品集或专业社交媒体上宣传和展示自己的成就。

(二)AI互动应用平台作品推广及展示(https://ai.inibiru.com)

优秀的作品将上传于AI互动应用平台推广和展示。

(三)参与耀星分成计划(详情可登陆https://ai.inibiru.com)

耀星分成计划是Nibiru睿悦推出的一个交互内容分发平台,旨在为交互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多样化的内容和交互方式。“耀星分成计划”是指符合条件的优质交互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在内容展示平台上传原创模板作品来获得收益分成收入。

相关说明
(一)本次竞赛不收取参赛费,报名者自愿参加

参赛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可用于主办方赛事宣传及公益性科普宣传

(二) 联系电话

冯老师:138 1391 2134(微信同号)
许老师:156 5550 2396(微信同号)